桃園確診足跡疫調公布(更新置頂)

在某個週末之後,中央改成讓地方政府宣布疫調結果,結果之前那些確診蹤跡相關的線上彙整區,很多都就停更了,沒有再繼續去各縣市政府那邊蒐集資料來更新…還有防疫相關措施又變成各種地方政府的管理照妖鏡~~
先不談那個,經過研究,桃園主要有這幾個網站會公告:


每天會公告的時間不一定,不過因為我要看疫調足跡的那張圖,市長 FB 上的通常是最快最齊全的,其餘的公告時間有時候在早上,有時候在下午。有的網站中間會缺某一天的,應該是不同處室的人員,沒有直接把其他單位的文章複製貼上到自己單位的官網。
如果這4個地方都沒有,可以直接到 Googke News 去搜尋,有時候會有媒體新聞稿比官方公告還快的情況。


武漢肺炎災情持續了一整年,指揮中心都會公告確診者的公共場所活動史,把場所名稱和地址寫出來,提醒有去過的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但也有人稱這清單是「美食景點地圖」,從足跡可以知道桃園人平常會去哪裡,甚至還有去按摩店紓壓排毒的。

那究竟中壢後站的那家按摩店,技巧到底有多好,可以讓人大老遠橫跨大半個桃園,從大園坐車到中壢?這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但身為在地人會發現,公告資訊偶爾會出現錯誤,例如中原夜市裡的某家店一開始只公布「日式料理餐廳」,Google 街景雖然是舊的,看不出那個地址是什麼店,但那個地址其實查得到FB粉專。隔天公告的蹤跡有把店名打出來了,但「和」字還是打錯了!或是另一家餐廳,把平鎮店的地址打成中壢,那個地方要過河才算中壢。或是還有中原夜市附近的某早餐店門牌號碼打錯的,其實店名幾乎在 Google 地圖上都有,為什麼還會打錯呢?

把歷次出現的地點通通整理成一份,方便外地人理解地理區域位置。
還好這篇不是為了衝餐飲類關鍵字的 SEO,不然還要把每家店的特色和菜單打出來…

(深紅色是機場或醫院,藍色是大賣場或市場,紅色是餐廳或景點,點圖示會顯示地點資訊,還有案號幾號)
因地點太多,0519開始已不再更新,有興趣瀏覽的人請移駕至其他民間維護的地圖COVID-19 (非官方統整)

台灣曾經爆發兩波較大的本土傳染情況,分別是2021/1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在地人習慣舊稱省桃)辛苦的醫護人員,還有2021/4左右,航空公司和防疫旅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兩波剛好都發生在桃園,被一些圖文作家拿來當梗,打籃球時號稱自己是桃園人,就沒人敢防守?但可能有些桃園人被貼標籤,會覺得不太高興,個人是覺得還好。但是講什麼禁止桃園人入境天龍國,這個就比較不行了。

個案活動足跡資訊沒有完全公開,背後是有專業考量

FB上之前有一篇質疑政府雙重標準的文章,論述大概是說外勞確診,政府就馬上公布了好幾個地點,而台灣人或外國白人確診,卻只有模模糊糊的公告「北部某XX」或是只有一兩個點?
或是有人會質疑案XXX只有公布一個地方,確診者生活勞苦,沒有甚麼娛樂休閒、運動、交際應酬、上課進修、接小孩之類的活動就算了,一整天都待在同一個地方,都不用吃飯、搭電梯、搭乘交通工具,是騙鬼喔?其實這不是對確診外勞雙重標準,也不是有人一整天吃喝啦撒都在大賣場,背後是有許多公共防疫等種種專業考量的。

指揮中心有公布「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者個案資料發布原則」,該原則係依照政府資訊法、傳染病防治法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相關規範,表列各項個案資訊公開、公開原則。基於防治需要,指揮中心依據該原則,公開各案可傳染期間,無法掌握接觸者之公共場所活動史,其餘活動史因已可追蹤掌握接觸者,故不特別公開。

所以說可掌握出入者與接觸者的場所,就不會公開了,而上面列的這些地方就是沒有出入實名制,不知道有誰去過的,才會公佈出來,請大家注意自身健康管理。

每次有本土確認案例出現,臉書上面的地方社團都會有人貼說某店突然臨時暫停營業,然後疑似在消毒….但其實隔幾天看新聞,這些店也都沒有被列在個案活動足跡裡面。

對於這種民眾提醒大家注意自主健康管理、告訴大家哪家店很注重衛生的,上網爆料時也要小心,由於衛福部於1月15日已將武漢肺炎公告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係屬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規定:散播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民眾也勿轉傳無法求證之疫情消息,以免觸法。

台灣社交距離 APP 揪接觸史

iOS 和 Android 兩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都為了疫情增加「暴露通知」的相關功能,例如 iOS 要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為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的防疫App,其建置目的在即時掌握與傳染病個案接觸情形,以保障生命安全,降低疫情傳播。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gov.cdc.exposurenotifications

iPhone:
https://apps.apple.com/tw/app/%E8%87%BA%E7%81%A3%E7%A4%BE%E4%BA%A4%E8%B7%9D%E9%9B%A2/id1554431836

不幸接觸過確診者,手機就會收到通知?聽起來很美好,但深入了解臺灣社交距離App常見問答集,原來距離這個目標,仍有超過十萬八千里,竟是困難重重…

1.每個人都有裝,才能構築更完整的接觸史

簡單來說,有裝這個APP的手機,手機在附近時會互相產生一些資訊,之後用這些資訊來判斷是否跟確診者接觸過,那跟確診者接觸的手機都沒裝APP,或確診者自己沒裝APP,後面就都不用討論了。但是這APP的裝置需更新至iOS 13.7以上(2021/5/12出了一個新版本,iOS12.5也可以裝),或是Android 6.0以上,所以用 iPhone 6S 以上還不升級的,就是造成國家防疫漏洞的壞份子。

2.不是手機內建功能,要另外耗費儲存空間安裝APP

許多電信商續約送的0元優惠爛手機,儲存空間又小,規格又差。以前還碰過用那種 TWM 的貼牌手機(背後通常是中興或某些大陸品牌)來測試藍牙硬體設備,奇怪,配對上了,但是 DEBUG 時發現 APP 裡面某些功能沒法正常執行?看了一下手機規格,原來是藍牙晶片規格太低的問題。什麼智慧型資訊應用?碰到這種電子垃圾就都不用討論了。

3.手機要時時刻刻保持藍芽開啟

背後的原理是會利用藍牙技術記錄接觸對象的 HashedID(每15分鐘自動生成一個,儲存於個人手持裝置端14夭),軟體才能知道這手機跟附近的哪支手機接觸過。出門不帶手機,或是嫌耗電不開藍牙的,裝了跟沒裝一樣。

4.確診者上傳資料後,符合警告條件(如在曾與確診者於2公尺內接觸2分鐘)的用戶手持裝置,才會出現App警告畫面。

有某人確診了之後才安裝APP?因為根本沒有這支手機與其他手機的接觸記錄,所以根本沒屁用,跟他接觸到的人不會從APP裡面收到接觸資訊。
那如果曾跟「與確診者在2公尺內接觸2分鐘」的這些「下線」接觸,假設確診者叫小賀,然後小賀的其中一個「下線」叫小明,也許小明體內的病毒量已經足以傳染他人,但卻因為天生神力沒出現症狀,就像國外有些案例,去做檢查才發現自己已經有抗體,所以如果小明也沒去做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小明在定義上不是確診者,卻又傳染給別人了,那這個警告機制是否能警告到跟小明接觸的人呢…
還有一種情況,某些手遊玩家為了幫解任務、交換虛寶等理由,會把手機暫時借給其他朋友,或是某些長輩或 YouTuber 會有夫妻共用一個門號(同一支手機但是不同日子由不同人帶出門的情況),一旦手機出現接觸警告,後者比較簡單,夫妻一起生活就一起送檢吧,前者則要想辦法知道是哪一天的接觸造成警告,那一天又是誰拿這支手機?

5.不知是否有強制力

例如說某人的手機APP跳接觸警告通知了,但是這APP下載及使用前不用註冊及登錄資料,從APP取用的隱私權限來看,APP本身蒐集的資訊連行蹤路線圖都畫不出來,主管機關應該也根本不知道接觸者的真實個資,大概只能對這支手機發APP推播,呼籲接觸者出來採檢? 有人隱匿不報、硬是不去醫院,政府也拿使用者沒辦法,甚至接觸者把APP刪了,主管機關能幹嘛嗎?透過確診者足跡場所的監視器畫面交叉比對、全台通緝?
似乎有些人對這個APP有隱私疑慮,其實一般 Facebook, LINE APP, 各種行動支付取得的個資比起社交距離還多出幾倍,只是政府有足夠的權限透過網路IP+時間向電信商調資料,並且在戶政、金融、健保相關部會有正確完全個資,但防疫視同作戰,自己權衡一下吧

6.是2公尺&2分鐘這兩個條件都要符合,才會出現警告嗎

社交距離的文件上說「符合告警條件(如曾與確診者於 2 公尺內接觸 2 分鐘)的用戶手持裝置會出現 App 告警畫面」這規則本身似乎就有一些神秘的問題,藍牙測距的原理是依據信號強弱來計算的,並且當手機不是 iPhone 11, iPhone 11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mini, iPhone 12 Pro 與 iPhone 12 Pro Max,使用不支援UWB(超寬頻)的手機,甚至使用本文前段所述的電子垃圾,藍牙誤差可能達到數十公分甚至數公尺的問題,這個我們先不討論。無症狀感診者沒去篩檢沒上傳隨機ID其他人也不會被通知到,這個也先不討論。
就算確診者有上傳隨機ID,那是2公尺&2分鐘這兩個條件都要符合,才會出現警告嗎?例如曾在確診者身邊1公尺,但接觸不到2分鐘,或距離2.05公尺2分鐘,卻都還是被傳染到的,這樣從APP的資料裡撈得出來曾跟確診者接觸過嗎?甚至大家出沒的場所卻完全沒交集。就只是機車等個紅燈、等個待轉就被傳染的,在這套機制下真的能被通知到,追得回傳染途徑嗎?
不過糾結這些距離、時間完全沒意義,因為暴露風險的算法是手機作業系統提供的,可見Apple Developer Documentation – ExposureNotificationGoogle API for Exposure Notifications,APP 可以說是調整一些參數,把手機作業系統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出來,告訴使用者有沒有跟確診者曾接觸而已。

7.有些手機就是裝不起來

在自己的 iPhone 手機、三星手機上面安裝設定得很輕鬆,但有些大陸手機可以裝 Pokemon GO,但就是裝不起來這個社交距離 APP,清什麼 Google Play 商店暫存也沒用…

(2021/5/16 更新)近期雙北疫情升溫,記者會中有人詢問中國手機不能使用社交距離 app 的問題,這類舊聞 沒GMS不能用!蘋果、Google合作推防疫追蹤技術 華為新機不支援 又讓大家提起討論,我再次重新審視這問題,這支紅米的MIUI才11(Android 9),確定有 GMS,沒道理不能安裝呀!結果後來到設定>應用程式>把 Google Play 商店的 app 「清除全部資料」,然後就能正常下載使用了。

所以做個結論,社交距離APP有沒有用?反向推導回去,確診者手機要有比較新的系統,安裝該APP,出門時也都帶著手機,並保持藍牙隨時開啟,並在確診後上傳裝置內的 HashedID,其他曾待在確診者附近的人,才能真的被警告到,否則漏了任何一項…就是武功全廢。

疫情相關官方公告

  • 疾管署新聞稿專區 很多東西要等直播完之後才會公告上去,不方便看直播的只能看文字報導
  •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社群網站上面常常傳一些各地區確診數,但數字完全不一樣,或是是從去年算到今年的(那從機場進來的都算桃園的啊)),要查最準確的各地區確診數的要從這邊查,預設是一整年,要查這個月的要點網頁最上面的漏斗圖案,可以切換月份和週次,或是依照發病日/衛生局收到日/個案研判日來區分。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相片 疾管署新聞稿專區公告的活動史都是用圖片,甚至還有當天新增的地點,又放在前幾天的疾管署新聞稿(編輯舊文)的情況。政府在Twitter上也有社群帳號,但發文速度比 FB 慢好幾拍,要追快訊還是看FB比較即時。
  • COVID-19 Info 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 powered by g0v.tw 裡面也有人整理確診活動史地圖,有其他縣市甚至全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