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Maps API的 $200 美元免費額度沒了
Google Maps 官方部落格去年底(2024/12)就有發文了: Build more for free and access more discounts online with Google Maps Platform updates,只是現在又再寄信通知一次。
官方連繁體中文的 FAQ 定價常見問題都寫好了,以往這種 Google 官方文件類的東西只會先有英文版,然後其他語言的要等很久才會出,或是一直都只有英文版。由此可以看出這事情很重要,而且應該不會再延期了。
信件內主要有兩大重點,本文稍微探討一下
- Monthly credit changes
- Services transitioning to Legacy status
Google Maps API 每月免費額度的規則變更
身為 API 價格敏感型使用者,記得不久之前才改過,怎麼又要改?
其實上一波變更是在 2018 年,老韭菜可以去信箱翻郵件,應該可以找到一封 Google Maps Platform 寄的,郵件主旨 New pricing and terms of service go into effect today,當年那一波變更增加了每個月 $200 美金免費額度的遊戲規則,還要強制設定 GCP 付款方式,不然網站上的地圖會顯示「這個網頁無法正確載入Google 地圖」的文字浮水印。
如今 2025 年 3 月 1 號之後,這個規則措施又要換了,變成每支 API 有不同的免費使用次數。
我試算了一下,來比較看看 Google Maps 現有制度和 2025 新制,哪個可以免費白嫖比較多次(原諒我用這麼難聽的詞):
Dynamic Maps (JS API)
例如用 Dynamic Maps API 來做銷售分店地圖,一張地圖上可以自由放多個標記,標記點開會顯示自己設定的資訊之類的。
舊方案的 $200 免費額度,一個月可以呼叫近 3 萬次,
新制方案超過 10000 次就要計費,地圖載入了 11000 次,就要付 $7 美金。
Dynamic Street View (JS API)
例如用 Dynamic Street View 在網頁上放個互動街景介面,
舊方案的 $200 免費額度,一個月可以呼叫近 1.4 萬次,
而新方案是超過 5000 次就要計費,1.4 萬次是 $126 美金。
Geocoding
例如把人類講的地標名稱、地址,轉換成程式繪製地圖用的經緯座標,或顯示地標資訊的 place_id 之類的。
舊方案的 $200 免費額度,一個月可以免費白嫖 4 萬次,
而新方案是超過 1 萬次就要計費,4 萬次是 $150 美金。
Static Maps
例如要做某種需要印出來的東西,每一張上面會有不同的地址,和特別處理過的地圖。這個地圖不用互動(放大縮小平移),所以適合用 static map。
舊方案的 $200 免費額度,一個月可以免費白嫖 10 萬次 Basic+Advanced。
而新方案是超過 1 萬次就要計費,10 萬次是 $180 美金。
Place API
例如想把地標的某些基本資訊顯示在網頁上,每個店家資訊欄位(SKU)分布在 IDs Only/Location Only/Basic/Advanced/Preferred 各種不同的單價等級。
這邊假設要顯示營業時間、電話、店家網站,這都在 Advanced 這類裡面。
舊方案的 $200 免費額度,一個月可以免費白嫖 5000 多次 Basic+Advanced。
而新方案是 Basic 超過 5000 次就要計費,Advanced 是超過 1000 次就要計費。
5000 次是 $117 美金(Basic $17 + Advanced $100)。
本次公告中也宣布這套 API 在要進入 Legacy status,這代表這套 API 會進入維護模式,不會再有新功能,等下會再講這回事。
小結
其實可以發現有些地方確實是比較便宜了,例如同樣呼叫 10 萬次,少了幾塊美金,但對於本來用量落在特定區間的人而言,本來是每個月 $200 美金可以完全折抵掉,現在變成實打實的要付錢了。
ps.本文討論的都是使用多年 GCP 的老韭菜帳號,不討論新帳號註冊幾百美金抵免額的那回事。
2025 年 3 月 1 日起的新方案還新增了三種 Essentials, Pro, and Enterprise 階級,目前看官方公佈出來的內容,看起來只是把 API 分等,等級越高的免費用量額度越少。幸虧不是商人最愛的...想使用更高等級的產品,就要每年定期繳費的那種玩法,都還是 pay-as-you-go 的銷售模式。
對於大用量折扣的規則也有變動,本來是每月 10 萬次以上可計費事件,會自動獲得折扣金額,新方案則是把門檻拉到每月 500 萬次以上才有自動折扣金額。
如果每個月有 1000 萬次的計費事件用量,請透過與銷售團隊聯絡表單,與 Google 地圖平台聯絡。
部分服務轉換為舊版狀態(Legacy status)
有幾套 API 在這次公告列入停止更新名單,例如 Distance Matrix API、Directions API、Places API,完整請見下圖
Google Maps Platform - Legacy products and features
不要緊張,官方有說,不是 2025 年 3 月 1 日之後馬上停用,只是無法再啟用舊版服務(應該是 GCP 專案中無法再啟用那些 API),使用舊版服務的程式還可以繼續使用。
但官方說的是一回事,實際使用又是一回事,要是 API 出現不穩定、回應速度變慢、回傳資料不正確等等,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Google 目前尚未決定關閉日期。根據《Google 地圖平台服務條款》第 9 節 Deprecation Policy 廢止政策所述,在服務停用前至少提前 12 個月通知。
聽起來感覺沒什麼事,程式可以跑就不要亂動? 等真的要停用了再說?
但搞不好調整程式,換成新版的 API+新方案,雙重 buff 之下,有些需求反而受到免費額度的照顧。
試了一下 Places API (New)
挑了一些本來有串過的,試一下發現改得還滿多的!
以 PlacesDetails 為例,除了 API endpoint 換了,整個回傳的 json 結構也改了,還多了一些欄位可以呼叫,像付款方式(paymentOptions)、停車資訊(parkingOptions)這些本來都沒有。
命名風格也從 opening_hours.weekday_text
(snake case)換成 regularOpeningHours.weekdayDescriptions
(camel case)。
每分鐘請求數(QPM)也從 6000 縮減成 600。但以前是整個 GCP 專案一起算,現在 Places API (New) 是專案內每支 API 分開算。
其他比較概略的變更可以參考:
Places API (New) 看起來是 2023 年推出的 Introducing the new Places API with access to EV, accessibility features, and more,當年的賣點是可以顯示電動車充電站資訊、更多種地點類型、無障礙設施等等。
因為部份新 API 是 2023 年推出的,LLM 裡面搞不好有訓練資料,有滿大機率寫起來是「生成式 AI Friendly」。如果有人想要沒事找事做的,可以考慮改寫程式,改用新版的 API,或是看看新版的 API 能為產品中加入什麼新意,搞不好能成為有功的猴子呢!
其他可考慮的線上圖資服務
如果是收到 Google 的信,才後知後覺發現方案變更,3 月初要換方案,1 月底才通知,Google 只有給人一個月做準備?
也是可以不爽不要用,改用其他家的服務。
除了一些國際間比較知名的,之前看到一家台灣新創 TasMap,也有提供地圖 API 服務,主打的功能是調整地圖顯示的視覺樣式,有點類似 Styling Wizard: Google Maps APIs 的功能,但不用擔心被收集資料嗄去投廣告。
還有一種論點是說台灣沒有黑神話悟空、DeepSeek、ChatGPT,仔細了解一番,通常是要「政府製作」而且「免費供大家使用」? 使用者跟商人都太聰明了,等別人做就好,做出來還要免費,如果有人因此受益得利,希望是自己,難怪台灣做不出這種東西。
但這次可不能說台灣沒有 Google Maps 了,剛好我們有 TGOS 內政地理資訊圖資雲整合服務平台,有些在地服務功能可能比 Google Maps API 還要好用且準確。
不過論整體服務豐富度,可能不及 GCP 這種一個平台購足的便利性。
分享一個小趣聞,不同的圖資中存在這種「消失的道路」:
但程式開發人員只是 API 的使用者,根本無法更改圖資內容。這就像叫計程車司機去修柏油路一樣不切實際。
結語
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是誰呢?是那些連幾塊美金都不想付的人嗎?
當然不是!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是所有關心 Google Maps 相關 API 價格變動,以及希望了解如何應對這種變化的開發者、企業主,甚至是對網路產業生態有興趣的讀者。
畢竟,Google API 的價格調整,影響的不僅僅是一些開發者,更可能牽動整個網路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