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線上花況是誰的問題? 用 API 撈景點打卡照片可行嗎

FB看到一篇文章,自稱「來自地方媽媽找花況找到暴怒的累積」,內文針砭台灣在地觀光,從各地老街都賣一樣的東西、跟團旅遊的負面體驗、從業者、旅行社、各地觀光局都念了一遍,她還提到了線上網站的部分

台灣有的自然生態日本都有,甚至生態性超過日本,除了沒有固定的雪景,幾乎什麼都有了。
然後呢?賞櫻賞楓賞油桐賞繡球,一年開一個網站,每個承包花季的單位都不一樣,然後做的系統都不相容,也都不及時更新。我只是想賞個花找不到任何情報,不然就是連結點進去後導覽到一個不知道什麼地方去!
你們要不要點日本網站進去看看!!就算看不懂日文,都還查得到花況!!!!!
就連最基本的民宿整合網站好了,每個地方的都長不一樣,然後都是用大概十年前的系統,你說長輩不會用,他媽的連我都不會用了啦!

點出的問題都很實在,原 PO 還舉了幾個實際的日本參考網站

1.気象庁 | 生物季節観測の情報

気象庁 | 生物季節観測の情報

2.2022年櫻花開花・盛開預測(第14回)公佈 | 日本気象株式会社

日本気象株式会社

3.桜ナビ 2022|都道府県ごとの桜の開花・満開予想日がわかる! – お天気ナビゲータ

お天気ナビゲータ

日本的那幾個網站是出於什麼時空背景下建立的,花期資訊是民間愛好人士,旅遊協會、還是政府公家機關在管理維護? 這我不了解,不多加評論。

雖然台灣就這麼大,原 PO 提的線上花況更新、在地旅遊資訊整合、線上訂房,這些東西完全不是什麼新玩意,不少台灣的網頁設計公司、行銷公司肯定都有做過,我也有相關的參與經驗。
職訓局的結訓專題、學校畢業專題,一定都有人挑幾個景點做這個題目,公家機關要消耗預算時,可能也有基層人員想過這個題目。
那為什麼日本有,台灣好像沒有?

其實應該算有,可是每個使用者期望看到的東西可能不一樣,然後還有做出來的東西,有沒有行銷囉!

私人場地的線上花況? 有 PO FB 就當成有行銷了

花況又可以再分成很多種情況,其中一種是花開在某個私人場地裡面(如XX牧場/農場/花園/遊樂園/文化村),進去可能要買門票,他家的花在不在,今年開得好不好,難道又要變成政府的鍋嗎? 地方相關單位要造冊列管地區內有種花的私人機構,在花期時請替代役上門拍照記錄,或請場地主人主動回報,或是插一支網路攝影機類的設備在別的花園? 這可能得仰賴業者自己更新,或是業者提供資料給別人幫他 PO上網,或是去玩的人幫他在社群網站上打卡。
原始的問題就從潛在消費者為什麼線上查不到哪裡有花、花開了沒,變成場地業者願意花多少錢在行銷和網站上,讓大家知道他那邊有花可以看?
業者可能又再把球拋回來,會說網站一年幾千塊幾萬塊太貴了,又不一定有成效,才不是我不願意請人企劃和行銷呢! 結果可能最後變成花開的時候,僅僅 PO 在 FB 就當成努力過了。

部落客的旅遊懶人包

另一種是花開在公開的步道、公園之類的,那誰要把花況跟不是住在附近的外地居民說? 可能就靠一些生活旅遊類的部落客、網紅了。
在現代搜尋引擎的機制,和社群平台的曝光&推薦演算法下,這些網紅的自媒體內容,比起一些空虛的縣市政府觀光資訊網站或是業者官網、可能有更高的曝光率,經營得好的自然有更多的業務機會。
但是以花況的需求…每個人寫的主題各有差異,有的寫全台賞XX花的地點統整,有的寫單一縣市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XX花,有的寫到XX地點賞完花附近的景點或美食,部落客們又不住在那個開花區旁邊,即時花況這種要每天去現場拍照,照三餐更新的東西,想全部依賴部落客們,也太不實際了。

有些FB地方社團的討論版是公開的,花季的時候總會有人 PO 一堆照片,吸引一些外面的人來問說這在哪裡,花大概會開到什麼時候? 看起來使用者三大痛點就是:哪邊有花、什麼時候盛開、花期什麼時候結束

旅遊業者建置的偽導流平台

線上搜尋花況,除了部落客懶人包,也很容易找到通常是一些旅遊網、旅行社之類的民間業者所建置,花況什麼的,畢竟大型旅行社通常都有專門的相關職缺,建置一堆內容放在網路上。
但使用者搜尋到、點進去,常常只會找到一小塊 5 秒鐘就能看完的花況資訊,甚至被擺在最底下(如下圖)

剩下的則是鋪天蓋地的民宿飯店訂房、線上訂購、餐飲票券、租車、行程套餐,而且理所當然是有跟業者合作,或是簽約在旗下的,才會顯示在這個「觀光資訊」網站上。
原 PO 找到的網站更有趣,是一個 easytravel 四方通行旅行社的主題活動頁面,看似有桐花開花情報、桐花活動的搜尋功能,但點擊搜尋按鈕,沒半筆資料出來,網站上的「賞桐推薦住宿」裡面是滿滿的工商服務、「賞桐發燒商品購物商城」則是點不進去。

資本主義真是太邪惡了,那我們可以指望各縣市旅遊景點的一些協會、NGO 幫我們打造出這種網站嗎?

各地政府機構的觀光旅遊網

到NCC的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網站名稱搜尋旅遊觀光,可以找到一拖拉庫各縣市觀光局或相關部會的網站,有些還有跟地方的協會合作,挑一些看起來比較有噱頭的

1.即時影像看桃園
即時影像看桃園

2.VR 環遊台北
VR 環遊台北

3.FB粉專賞花快報有個網站,還幫花況拍影片,但因為是新北市版權所有,所以出了雙北就沒有資料了。

看起來就是弄一些懶人內容,只要建置網站時請廠商上稿一次,無障礙檢測過,後續就幾百年不用再更新的東西(例如用全景相機拍照然後線上展示),剩下的就是 PO 一些活動資訊而已,似乎沒看到很費工的花況資訊。

如果哪個公家單位自己搞個系統,路過的任何人自行打卡上傳照片,讓民眾可以自己把附近的地點跟花況都PO上網?
讓使用者上傳照片這件事,這又牽涉到許多網路治理問題,伺服器成本跟審核管理問題都非常大,不然花況訊息平台一不小心又變成貸款資訊、喝茶吃魚留言板。
花期一年才幾個禮拜,還要花個幾十萬到幾百萬弄個長期的網站? 還要花大量人力去管理?

原 PO 所提的一年開一個網站,每個承包花季的單位都不一樣,然後做的系統都不相容?
這應該是正常工作流程,中央或各縣市的相關部會,每年招標一次,然後每次通常是不同的整合行銷廠商得標,從活動提案、主視覺、行銷、到網站一條龍全包,而程式語法與網站系統架構百百種,甚至可能還有域名轉讓問題要處理,誰想要維護去年的程式(別人的code)呢?
在殘酷的市場機制下,能留下的只有…

現代問題要用現代方法

本想說這年頭企劃應該要寫什麼區塊鏈,IOT、或是 AI 預測花況之類的,這種充滿 buzz word,浮誇唬爛到爆的東西才能入一些長官的眼,一找發現 AI 預測花況,還真的已經有人做了…

第一個是櫻花 – 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測系統

櫻花 - 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測系統

查詢一下新聞氣象史上首推櫻花花期預測系統 九族八重櫻2/16後花況最佳-ETtoday旅遊雲得知,這個系統是中央氣象局與農業試驗所進行跨領域合作,針對前述2地主要櫻花品種進行花開狀況和氣象條件的交叉監測,已達第5年,去年首將監測模組應用成果公布,並精準預測出滿開日期,達成台版櫻花前線預報的里程碑,今年進一步將相關資訊建置成專題網站,並逐日隨氣象資料滾動修正,供遊客做為賞花日期的依據,可更精準地安排出遊日期。

第二個是桐花花況預測平台 – 桐花花況最新資訊 & 花期預測

裡面除了有看似準確的花期日期,還有定期上傳的像是監視器影像的東西。一查發現是阿龜微氣候搭配這次客委會「客庄小旅行」網站的一個企劃,桐花開花情報以往都是透過各地志工蒐集,為推動智慧觀光,便於遊客提前安排賞桐行程,今年度首先擇定10處桐花景點建置IOT監測設備,依實地監測環境數據及歷史花況建立預測模型,並依實際氣候環境資料滾動式更新花期資訊,期待透過科技運用讓遊客賞桐不用靠運氣,也可以很「智慧」。」

採購公報網有找到幾個相關的,不知道哪個是跟上述兩個網站案例相關的
「2021客庄小旅行升級計畫」勞務採購案,底價 1700 萬
委託辦理「110年客家桐花祭網站」資訊服務採購案,底價 98 萬
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控系統維運及功能開發案(2/3),底價 310 萬
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控系統維運及功能開發案(1/3),底價 283 萬

看起來又是常見的「先做幾個看看成效之術」先挑幾個點來做,來年成效好的話,再增加預算做更多的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過幾來再來看看網站還在不在吧。

美好的幻想 – 用 API 撈景點打卡照片可行嗎?

經過調查發現,現實中已經存在以下解決方案:
– 付加班費請專人或志工更新花況
– 用往年的統計數據來瞎猜今年的花期
– 在花園架攝影機每天自動拍攝,人工或自動上傳到活動官網

那還有別招嗎?

針對使用者三大痛點:哪邊有花、什麼時候盛開、花期什麼時候結束
哪邊有花? 一般人可能壓根連各縣市哪些地標有什麼花都記不牢,自由競爭的民主國家,百家爭鳴,資訊都分散開的,沒有一個絕對中心化,一站就可以全部查完的。這個真的得仰賴人力上網彙整,而且沒花的時候還要把地點砍掉,以免出遊撲空,這個想不到其他能最佳化的方式。
花期什麼時候結束? 通常就幾個禮拜,上網找個台灣全年花季總整理,或是抓幾個旅行社的導遊或常常接觸大自然的來問大概也知道。
唯獨花什麼時候盛開這部分,似乎有一些嘗試的空間!

使用者賞花之後可以在 Google 地圖上發照片寫評論,在 Instagram, Facebook 上面的地標打卡或發文加上 hashtag,錄個短影片發 Tiktok, LIne VOOM, YouTube Shorts, Instagram Reels…,這些就是 Web2.0 時代的精神,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變化,這些平台跟內容現在幾乎由各種國外業者的平台掌控,這種線上功能可不是隨便哪家公司都養得起的。


以 Google Maps 為例

花什麼時候盛開? 我倒是想到一個不同的做法,社群平台上一些賞花地標最新的照片,不就應該有花況?
所以我的計畫就是再做一個網站,想辦法把社群網站上的資料弄來顯示,例如把 Google Maps 幾個景點的資訊統整在一個網站上,或是把 IG 特定某些 hashtag 的照片自動顯示在網頁上,使用者一看就可以知道某地或某花的花況。

以 Google Maps 為例

Google Maps 有個 Place API,先做個簡單的 POC
1.用 places-placeid-finder 的範例把不知道為什麼同一個地方有兩個地標的「台灣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林段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跟「台灣桃園市龍潭區桃園市客家文化館」都換算出 Place ID,分別為 ChIJz_8Mi6c9aDQRib3rHM_LouI 跟 ChIJLfgW2KA9aDQRCB-zdGI46mU。
2.查閱 Place Detail 的開發文件,有個 photos 的參數,所以組合參數 https://maps.googleapis.com/maps/api/place/details/json?fields=name%2Crating%2Cformatted_phone_number%2Cphotos&place_id=[PlaceID]&key=[ApiKey] 之後可以得到初步的資料

google maps detail

3.對照 Place Photos 的文件,用 photo_reference 那串編碼換到實際的圖檔…

嗯..這都是些什麼?
Place Detail 的 photos 似乎也沒有其他參數,無法直接指定最新上傳的照片之類的,大概只能變成要用爬蟲去抓,不過 Google Maps 的地標最新相片頁]結構看起來有夠難爬,這個部分的構想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4.Place Detail還有一個參數 reviews,評分也可以附圖,搞不好可以找到能用的圖? 查出來看一下,只有留言者的大頭貼,沒有評論附的照片,而且顯示順序也不是最新的幾筆,不知道是什麼規則。

google maps api reviews

然後明明網頁上顯示此地標有 730 筆評論,為什麼 API 撈出來只有給 5 筆? 查了一下 Google 官方討論版Places API: Response to Include More Than 5 Reviews ,這問題從 2016 年問到 2022 還沒解決,API 不給的,你不能要!
這條路明顯不可行。

以 Instagram 為例

抓 IG 地標桃園客家文物館,或是 hashtag 桐花 裡面,「最新」那區的照片,讓瀏覽網站的人從貼文時間+花的照片理解「花季到了」這回事。
1.Instagram 圖形 API看樣子可以取得類似資料,但繼續看主題標籤搜尋 的說明文件,7 天之內,程式可以代表 Instagram 專業帳號( Instagram Business 或創作者帳號) 查詢 30 個不重複的主題標籤。光是要申請,帳號資格就有限制,撈資料也有限制,還要先申請通過應用程式審查,太麻煩,果斷放棄官方的 API。
2.更換其他方式,上面的 IG 頁面網址加上 ?__a=1,再使用 puppeteer,把桃園客家文物館(location)或桐花(hashtag)的 IG json 檔幹回來。(如果使用傳統的 WebClient.DownloadString 之類的爬法,只會抓到一個 Instagram 提示登入的畫面,不能用。)
3.用程式解析 json 資料,分別在 graphql/location/edge_location_to_top_posts 與 graphq/hashtag/edge_hashtag_to_top_posts 節點內,都有 edges 和 node 的屬性名稱,從 display_url 內可以得到 24 張照片與 69 張照片的網址
4.這些照片網址無法直接用 img tag 顯示在外部網頁,應該是 IG 有檢查檔頭 referer 來防圖片盜連,這邊單純用程式把圖片載回來(註: 這種行為是違反 instagram 使用條款的)到本機,檢查概念是否可行後再將圖片刪掉 。

parse instagram hashtag photo
(上半部是 hashtag-桐花,下半部是地標-桃園客家文物館,各擷取前20張顯示)

看起來有很多不相干的東西混進去,但實際製作時配上照片+日期,能從下半部的那些照片看出桃園客家文物館的花季是否到了嗎? 也許有機會吧。

現實的問題

上述這個透過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的資料+透過 API 或爬蟲進行資訊整合的規劃方向,相對簡單,理論上公家機關、私人場地,完全不用出人力自己花時間去幫花拍照、更新線上花況資訊。
但現實的問題來了:

1.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父子吵架迷因

「網頁上怎麼都沒有花況? 」「要等有人拍照後上傳到社群平台,這邊才會顯示」
「看不到花況,怎麼決定要不要去?」「要等第一批賞花者在社群平台分享照片」
「花況呢?」「去社群平台上傳照片!」

2.Google Maps 的 API 無法達成本次規劃需求

這樣台灣普及度最高的資料來源就少了一個,就算以後 API 有支援,可能還會因為 API 出問題 (超出 query limit, 審查遭拒, 程式沒跟著 API 改版更新),而讓這網站內容三天兩頭空空如也。

3.假如未來有一天 Google Maps API 可以達成此需求,這樣 API 費用要多少錢?

Place Detail 的最初級的費用是 USD 17.00/1K requests,Places Photo 是 USD 7.00/1K requests。

試算一下,假設某人來網站點了一個地點,看了該地點的10張照片,這樣耗費0.087美元,他把網站上100個賞花地點都點一遍,而且每個地方都有10張照片,這樣成本是8.7美元,假設本月份有 1000 個 user 來網站都做一樣的動作,當超過 100K sessions/月時,則本來 API 費用是 8700 美元,可以降到另一個收費層級 Place Detail USD 13.60/1K requests,Places Photo USD 5.60/1K requests,算一算只要美金 $6960 元,Google Maps API 有前 200 美元減免優惠,以實繳 $6760美元計,保守粗估一個月台幣近 20 萬出頭!台灣人力太便宜,花況什麼的還是請工讀生拍照PO上網就好了。

4.IG 的 API 限制太多,改用爬蟲解析資料

地標的最新照片給了 24 張,hashtag 的最新照片給了 69 張,數量也不知道要怎麼去自己控制,搞不好哪一天 IG 的 json 資料只給 0 張照片,或是 json 內的節點結構一改,什麼都顯示不出來,然後使用者又以為這個網站壞了? 更別提這種爬蟲行為完全違反 instagram 使用條款。

5.吃米不知道米價

網站伺服器空間要錢,網站爬蟲程式的開發與維護要錢,使用 Google Maps API 要錢,如果是由民間來製作,這個網站要怎麼生存呢? 靠放廣告跟抖內嗎? 還沒做就想到這種網站肯定非常的 beautiful(大耳朵語氣)


https://how-i-experience-web-today.com/

結論

以前以為觀光旅遊的餅很大,而且一直用同一套的做法可以持續賺錢。
不過碰上全球化競爭,和沒人預料到的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接下來會看到事情如何發展呢?
是因為業者都沒賺錢,所以也不想掏錢來改善? 還是會藉此機會投資構思更好的服務?
我是持悲觀角度啦,就是我們這行常講的,生意好的時候不用設計,生意不好的時候也不用設計的概念,把市場放在台灣實在是太小了。

近期熱門 Hot Posts